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七卷第一期 神經重症的燙手山芋:中樞性發燒
恩主公醫院 引言 中樞性發燒為非感染性發燒的一種,是常見於神經重症病患的併發症。根據統計,發燒出現在約70%的神經重症患者身上,而其中約50%的案例最後被判斷為非感染性的發燒。神經外科病患產生非感染性發燒的比例高低依序為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和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而神經內科病患中最常見的急性缺血性中風病患裡也有約50%左右出現非感染性發燒。 未妥善診斷或治療的非感染性發燒,不僅會使神經重症患者的預後惡化,還會影響受損腦區的恢復,並導致非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進而引發抗藥性菌株的問題。因此,在神經重症患者出現發燒時,如何準確區分中樞性與感染性發燒,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議題,值得我們予以重視。
機轉 急性神經損傷時,突然增加的生理壓力會引發大量細胞激素釋放,進而引起發炎反應。與此同時,腦損傷也可能造成中腦-間腦機制產熱功能的抑制,以及破壞下視丘、腦幹和脊髓的溫度調節中樞,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發燒的出現。
臨床表現 在臨床上,中樞性發燒通常表現為持續性、無晝夜節律的高燒,在患者住院後的72小時內出現。相對性的心搏過緩、不易出汗以及對藥物退燒效果不佳,也是其常見的臨床特徵。除此之外,相較於感染性發燒,中樞性發燒出現高燒超過攝氏41度的機率也更高得多。
診斷 中樞性發燒是一個排除性的診斷,但凡是在住院早期開始發燒、並排除其他感染因素的病人,都應該考慮這項鑑別診斷。在一篇2013 JAMA的病例分析中歸納出五項中樞性發燒的危險因子,包含:(1)胸部X光浸潤、(2)特定腦部病灶、(3)住院72小時內開始發燒、(4)住院期間曾輸血。此病例分析的結論指出,符合這五項危險因子的病患屬於中樞性發燒的預測率高達九成,並應考慮停止抗生素使用。除此之外,其他被提出的危險因子還包含較輕的年紀、較差的意識狀態和腦室導管的放置。 特定的生化指標亦能有助於區分中樞性發燒和感染性發燒。在2017年的一篇文獻中,前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 PCT)的數值(0.5ng/ml)已被證實在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和腦出血(ICH)患者中,具有極高的辨識感染性發燒和中樞性發燒的特異性。
治療 研究指出,即使中樞性發燒的患者只有輕微的體溫下降,也能改善神經系統的預後,因此積極降溫是治療中樞性發燒的核心目標。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和物理降溫。常見的退燒藥物如Acetaminophen、NSAIDs和類固醇都是治療中樞性發燒的選擇,然而,中樞性發燒患者對藥物的臨床反應普遍不佳,因此如果常用退燒藥無效,可考慮使用Morphine或Chlopromazine。其中,Morphine已被證實對腦創傷患者有效,而Chlopromazine則對於接受開顱手術的患者具有療效。此外,過去亦有使用Baclofen、Bromocriptine和生長激素療法成功治療中樞性發燒的案例。 在物理降溫的選項中,傳統的體外降溫方法,例如冰毯和風扇,通常伴隨較多的副作用,因此不太建議使用。相比之下,靜脈輸液降溫在過去的研究中表現較佳。此外,一些文獻還對局部大腦降溫進行了研究,旨在避免低體溫所帶來的副作用。然而,目前這種方法缺乏強有力的實證支持。
結論 中樞性發燒對神經重症患者的影響不容忽視,除了增加死亡風險和多重器官衰竭的可能性外,還可能延長加護病房的住院時間,降低神經功能的恢復率。相較於感染性發燒,處理中樞性發燒往往需要更積極的降溫治療,以改善患者的預後。儘管目前尚無明確的指引來處理此類發燒,但我們仍致力於通過觀察臨床症狀並排除感染可能性,盡早確定發燒原因,並提供有效的降溫治療,以期提高患者的康復機會及生存率。
Reference 1. Goyal, Keshav,Neha Garg, and Parmod Bithal. Central fever: a challenging clinical entity in neurocritical care. Journal of Neurocritical Care. 2020;13.1:19-31. 2. Hocker, Sara E.,et al. Indicators of central fever in the 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unit. JAMA neurology 2013;70.12:1499-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