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六卷第五期 “LAST” But Not Least 淺談局部麻醉劑的全身毒性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急診醫學部 Introduction 近年來各家醫院急診紛紛開始推行神經阻斷術,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 (LAST)的議題也值得被再次強調。文獻中記載的發生率約為0.03%,大概每執行10000例神經阻斷術會遇到2.7例1,然而一旦發生又沒有及時給予適當處置,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急診醫師要能邊執行神經阻斷術,邊保持警覺是十分重要的。
Presentation LAST發生的時間點從局部麻醉劑注射後幾分鐘到幾小時皆有可能,取決於注射處組織吸收的速度。中樞神經症狀是LAST最常見且早期出現的症狀,包括感覺異常(auditory change, metallic taste, circumoral numbness, visualdisturbance, dizziness),甚至會引起意識障礙、瞻望,其中又以癲癇為最常被發現的症狀2。 早期的心血管症狀可能為交感興奮症狀(tachycardia, diaphoresis),後續可能會產生bradycardia, hypotension, widened QRS complexes甚至cardiac arrest。根據文獻統計,約有1/5的病人只有心血管的症狀1,若近期有局部麻醉劑注射史,需將LAST列為重要的鑑別診斷。
Mechanism 常用的局部麻醉劑(lidocaine, bupivacaine等)的麻醉效果主要來自於抑制Na離子通道,而抑制神經傳導,然而,當其劑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腦部及心臟產生影響。
Risk Factors 產生LAST的risk factors可分為藥物及病人兩個層面討論: 1.藥物 (1) 施打劑量(表一) 以奇美醫院常用的局部麻醉劑lidocaine 2%為例,最大劑量為5mg/kg,體重60kg的成人最高劑量為300mg,約為15mL。值得注意的是,若局部麻醉劑中含有epinephrine,因其可減緩systemic absorption,所以最高劑量會略為上升。 (2) 施打部位 LAST發生與否與藥物吸收速度相關,所以注射處是否為血管豐沛的區域,或注射過程中是否將藥物直接施打進血管內,皆與LAST的發生率相關。
2.病人 (1) Extreme of age 年紀太小血清中的binding protein不足且肝細胞代謝機制尚未完全成熟,可能會增加血中游離的藥物濃度;而年紀太大存在的共病較多、肌肉含量較少等因素,也會讓副作用發生機會增加。 (2) Low skeletal muscle mass 骨骼肌作為麻醉劑吸收至體內暫存的容庫(reservoir),較少的骨骼肌量可能會增加LAST的發生率增加。 (3) Comorbidities 心肝腎腦慢性疾病,皆與藥物代謝有關。 (4) Pregnancy 心輸出量增加,且α1-acidglycoprotein濃度下降,造成注射處灌流增加、藥物迅速被吸收且血中濃度上升,皆會影響LAST的發生機率。
針對高風險的病人族群,建議將局部麻醉劑的劑量減量,且麻醉過程前後應更密切監測病人反應。
Treatment 一旦辨識出LAST症狀,應立即停止所有的局部麻醉注射,且開始進行積極處置,治療上分為三個方向同步進行:seizure management, ACLS, lipid emulsion4。(圖一) 1. seizure management
2. ACLS 根據ACLS原則給予airway, breathing及circulation support,確保病患有足夠的ventilation,且有充足的含氧血灌流到各器官,也藉此避免產生更嚴重的酸中毒,加劇LAST的症狀。至於藥物部分,抗心律不整藥物首選amiodarone,避免再給予lidocaine。此外,若進展至cardiac arrest,應延長CPCR的時間,並考慮及早啟動ECMO。
3. Lipid Emulsion 20% Lipid作為LAST的antidote,建議給予的劑量為Initial bolus 1.5mL/kg(Max: 100mL),若血行動力學穩定則給予0.25mL/kg/min持續10分鐘,若仍不穩定,可將劑量加倍至0.5mL/kg/min,直到血行動力學穩定,總劑量不可超過12mL/kg。
Conclusion 由於LAST是一種發生在醫療處置後,淺在可能致命副作用,醫師應於每次執行局部麻醉前審慎評估風險,注意局部麻醉劑使用劑量,並持續監測病人狀態,對相關症狀保持高度警覺。希望透過加強醫療人員對於這種疾病的認識,能在麻醉前做更詳細完整的評估,不幸發生LAST時也能更即時的辨認與處置,增進病人安全。
Refer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