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一卷創刊號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簡介系列之一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的濫觴 事實上重視學習成果與醫師所能展現能力的這個改變並非一日形成。早在1920年代勝任能力的概念便被提出,當時美國的工商界開始研究,如何教導員工特定的知識或技能,以達到在標準化的情況下能創造出特定產品。到了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即揭露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的原則:以勝任能力為基礎的訓練計畫,需符合當地實際情況,滿足當地需求,並預期醫療專業人員能夠在一定層級的熟練程度下執行醫療工作。1999年美國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投入成果計畫(Outcome Project)後,重視能力成果的趨勢有了全面性的發展。 成果計畫初期工作重點在於定義美國醫師所需具備的成果能力,形成核心能力架構,並將此架構導入各專科醫師的訓練中,此即目前在臺灣大家所熟悉的六大核心能力(Patient Care病人照護,Medical Knowledge醫學知識,Professionalism專業素養,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Practice-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工作中的學習與成長,System-Based Practice制度下的臨床工作)。然而六大核心能力指出了最終醫師必須能夠具備能力的大方向,但由於缺乏對這核心能力具體且情境化的描述,也不能具體說明每項能力發展過程中學生可被觀察與測量的階段性進展,六大核心能力便容易流於口號,不僅學生無感,老師們也無法實際掌握運用於教學與評估。 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的定義 勝任能力導向訓練(Competency-Based Training)、勝任能力導向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與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BME)在相關文獻中常交互使用,被定義為「運用結構化的勝任能力架構,以成果為導向來設計、實施、評量與評估的醫學教育訓練方式」。 推動這樣的教育訓練方式有幾個理由與期待: 聚焦於成果 醫學教育訓練必須確保學員在訓練結束時能在所有必要能力面向都能有勝任的表現,承擔起社會所期待應盡的責任。 重視所能展現的能力 去除偏重於知識的表現,必須展現整合了態度、技能與知識,且可被觀察的行為與能力,將過去訓練計畫中常重於獲取知識的教育目標,由一系列具階層關係勝任能力進展的描述取代。 不再以時間為訓練基準 不再用學員於該項訓練的時間長短做為訓練標準,而是學員學到的能力,時間轉而被視為訓練的資源,可視學員的需要而給予彈性。 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 藉由清楚的勝任能力與能力進展的階段性描述,提供透明的學習路徑,促使學員可自主調控學習。 總結來說,勝任能力導向的訓練模式是基於社會的健康照護需求,產生對成果勝任能力的描述,再於這描述分別發展課程與評估,這與傳統模式基於專科知識內容來產出學習目標,再根據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來規劃評估的課程模式,在各個面向上有諸多不同,差異比較可見表一。 表一、傳統教育模式和勝任能力導向醫學教育比較表
為了讓CBME能夠從概念性的核心能力架構,落實在平時臨床教學訓練評估中,許多醫學教育領域的學者及機構提出落實CBME的具體做法,其中,最具影響力及說服力的做法就是可信任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及里程碑計畫(Milestones Project)。前者是由荷蘭學者Olle ten Cate所提出,後者則是由美國ACGME所發佈。兩者的關鍵內涵及差異,在下一期討論。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