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二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19/06/18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2(3) : e2019020301回上頁

氰化物的新型解毒劑

廖尉凱  胡松原
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部

前言

氰化物為極高毒性之化合物,屬於系統性窒息劑,但因本身為聚酯纖維及有機化合物合成之重要原料,仍廣泛存自於工業化學中。據過去研究,人類處於153-170PPM濃度之氰酸氣下30分鐘即達半致死劑量,若高於300PPM更將當場致命。因其高毒性及快速致死之性質,可能為生化武器或恐怖攻擊之媒介。然而目前解毒劑多為靜脈注射使用,不利因應同時大量中毒病患及到院前解毒劑之使用,肌肉注射劑型之解毒劑為目前可行之研究方向。

目前解毒劑及機轉

氰化物致毒機轉為,氰酸根離子因結合粒線體內cytochrome c oxidase,進而影響呼吸作用之電子傳遞鏈,造成系統性窒息。目前之解毒劑為Amyl nitrite,sodium nitrite,sodium thiosulfate及hydroxocobalamin。Amyl nitrite為吸入劑型,與sodium nitrite作用方式同為借用其氧化力,將血紅蛋白中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造成methemoglobinemia,促使氰酸根離子結合methemoglobin上Fe3+,避免影響呼吸作用。sodium thiosulfate經由rhodanese及hydroxocobalamin則直接與CN-結合,分別形成thiocyanate及cyanocobalamin後由腎臟排出體外。

新型解毒劑之研究

1. Sodium nitrite and Sodium thiosulfate IM use

此二類藥物為靜脈內注射,然而於病患到院前或同時大量病患造成靜脈注有困難時,動物實驗中指出,在實驗老鼠暴露致死劑量HCN氣體(587PPM)15分鐘後(模擬EMT到現場時間),於肌肉注射sodium nitrite and sodium thiosulfate後,持續暴露25分鐘(模擬撤離時間),相較於對照組皆於40分鐘內死亡,在分別注射足夠劑量之sodium nitrite(9.2mg/kg)或sodium thiosulfate(300mg/kg)下,皆能維持實驗鼠全數存活。並且,在同一研究中,實驗兔及豬隻在分別接受NCN及KCN注射後,在同時接受sodium nitrite及sodium thiosulfate肌肉注射組別同樣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2. Cobinamide

Cobinamide(Cbi)為維他命B12之類似物,與hydoxocobalamin一樣能與CN-結合併由腎臟排出,在動物實驗中,針劑劑型之Cbi,無論在HCN吸入及KCN腹膜內注射實驗中,分別對照亞硝酸鈉加硫代硫酸鈉,及hydoxocobalamin皆有相同或較佳之存活率。由於Cbi易於與NO結合,直接肌肉注射易影響穩定性且造成肌肉壞死,類似實驗中,將其轉變為sodium sulfite to cobinamide或Cbi(NO2)4皆能在接受致死劑量之實驗鼠,有效提升存活率。

3. Dimethyl Trisulfide(DMTS)及Sulfanegen

DMTS及Sulfanegens(3-mercaptopyruvate prodrugs, 3-MP)與sodium thiosulfate類似,同樣為硫離子提供者,能藉由硫離子與CN-結合,形成無毒產物經腎臟排出,sulfanegen經由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3-MPST)與CN-形成thiocynate排出,而3-MPST相較於rhodanese更廣泛地存在組織及細胞中。而DMTS則存在於自然植物中(洋蔥,甘藍菜,啤酒花等),更同時為FDA核可之增味劑,同樣可在無rhodanese與CN-形成thiocynate。在動物實驗中,不管為DMTS抑或是Sulfanegen在經KCN或NaCN滴注至停止呼吸後,接受DMTS及Sulfanegen肌肉下注射,各組別存活率皆明顯高於對照組。


結語

在面對低劑量即可能快速致死之氰化物中毒時,即早注射有效之解毒劑為治療重要的一環。若靜脈注射無法施行下,以目前現有之解毒劑,除Amyl nitrite吸入外,以亞硝酸鈉及硫代硫酸鈉肌肉注射或許為可行之治療方式。而未來,在經過足夠研究確立藥物效力及安全性後,cobinamide複合物Sulfanegen及DMTS或許可作為氰化物中毒時,得以肌肉注射之有效解毒劑。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