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學會主辦積分活動

刊登日期:2024/11/11 上午 12:00:00

「113 年度醫療整備計畫」全災害應變管理及 醫事人員基礎外傷照護種子教師訓練課程
活動時間
2024/11/18 至 2024/12/10 08:00 ~ 17:30
活動地址
活動地點
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花蓮慈濟醫院、亞東醫院、林口長庚醫院
主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團法人台灣急診醫學會
協辦單位
-
指導單位
課程講師

一、 主旨

因應特殊事件或大型災難時,醫院可能無法正常營運或接受傷患,醫院應變機制的平災轉換、人力運用及相關教育訓練,需能相互搭配共同合作,目標為提升醫療系統之彈性與韌性,並藉由此課程讓各職類醫事人員在災難發生時皆具備基礎之災護處理能力。

二、主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團法人台灣急診醫學會

三、合辦/協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台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衛生福利部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衛生福利部中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衛生福利部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衛生福利部高屏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衛生福利部東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花蓮慈濟醫院、亞東醫院、林口長庚醫院

四、對象:

此訓練課程因研習內容及對象不同而分為A、B兩組,A組為醫事人員基礎外傷照護,主要研習對象為醫事人員進行基礎外傷照護的相關課程,其課程包含爆炸與創傷性災難下的外傷照護(如止血、呼吸、包紮等),以及醫院大量傷病患應變處理(如檢傷、身心健康照護、除污等), 讓重大災害發生時得以妥善處置;B組為急救責任醫院緊急應變管理,主要研習對象急救責任醫院緊急事件應變與管理相關人員,其課程內容包含災害發生時醫院持續運作的分析管理,並透過桌上模擬演練具體瞭解全災害應變管理程序及應對。

A. 醫事人員基礎外傷照護:醫事人員

註:醫事人員:指依法領有專門職業證書之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醫事檢驗師、護理師、助產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醫事放射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劑生、醫事檢驗生、護士、助產士、物理治療生、職能治療生、醫事放射士及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發醫事專門職業證書,並擔任公立醫療機構、政府機關或公立學校(以下簡稱各機關)組織法規所定醫事職務之人員。

B. 急救責任醫院緊急應變管理:急救責任醫院緊急事件應變與管理相關人員

註:急救責任醫院內災害應變計畫相關人員(如院內應變指揮中心、總務部、工務室、急診部、安全衛生室、護理部、資訊部、醫療事務部等)。

五、報名人數:每場限額 100 名(醫事人員基礎外傷照護組 50 名以及急救責任醫院

緊急應變管理組 50 名),截止報名或滿額為止,恕不受理現場報名(以當日公佈為主)。

六、時間地點及報名費用:

1 1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中區        彰基國際培訓中心(彰化市建寶街20號B1)

2 1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高屏區 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

3 113年12月02日(星期一) 南區 永康奇美醫院(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901號)

4 113年12月05日(星期四) 東區 花蓮慈濟醫院(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5 113年12月06日(星期五) 台北區 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6 113年12月10日(星期二) 北區 林口長庚醫院(桃園市龜山區復興區5號)

報名費用:免費,恕不提供停車優惠。

七、 報名方式

1. 本活動僅受理線上報名:請上「各區緊急醫療中心網站(REMOC)」或至https://reurl.cc/ly3nD6 報名。本單位將以 E-mail 方式發送錄取通知信件,若未收到請來電確認,恕不受理現場報名。


2. 報名截止:即日起至 113 年 11 月 16日(星期六),開放報名至滿額為止。

3. 聯絡電話:

   A組-醫事人員基礎外傷照護

   研究助理 : 邱玉臻  

   連絡電話: (06)2812811#57154

   E-mail: wendy831994@gmail.com

   B組-急救責任醫院緊急應變管理組

    研究助理 : 陳幸君   

   連絡電話 : (02)23123456#264283

   E-mail : erichappy77@gmail.com

九、學分認證

1.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學分

2. 學會學分(台灣急診醫學會、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護理師相關教育積分等)申請中,以當日公佈為主。

十、 注意事項

1. 本課程僅提供中餐,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

2. 本課程不提供紙本講義,於課程當日以 QR Code 方式提供網址開放下載。

3. 主辦單位保留有更改課程內容及講座之權利。

4. 於參加限額額滿後,主辦單位有篩選學員之權利。

5.    配合全程參與課程使得給予上課證明。


 

相關附件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