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八卷第一期
刊登日期:2025/02/27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8(1) : e2025080102回上頁

點閱次數:267 PDF下載次數:2

急診常見眼科急症的鑑別與處置

姜寶輝  

亞東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


前言

        眼睛不適是急診中常見的主訴,患者可能因紅眼、視力模糊或外傷前來就診。據統計,約七成眼科主訴可能需緊急處理,急診醫師需具備快速鑑別及處置能力,以避免延誤診斷,特別是那些可能導致視力不可逆損害或威脅生命的情況。

 

        本篇文章將聚焦於急診中需高度警覺的眼科急症,包括高危紅眼、眼外傷、及腦神病痲痹的處置原則,期望能協助急診醫師在繁忙臨床工作中快速掌握重點。

 

        首先,一般急診掛號會量測生命徵象,眼科也有「生命徵象」,包含視力、瞳孔(大小及光反射)、眼壓。

 

紅眼 

        紅眼患者在急診十分常見,大部分病例屬於良性疾病,若紅眼合併以下特徵,通常屬於低危狀況:

         角膜清澈、前房透明

         瞳孔大小與光反射正常

         視力正常無複視、眼球運動正常無疼痛

         無突眼或眼球觸診痛

 

        許多醫院都有流程圖協助建立診斷,裂隙燈與螢光染色檢查操作門檻較高,因而根據急診醫師可快速取得的資訊,統整常見紅眼主訴如表格:


疼痛視力瞳孔眼壓分泌物
結膜下出血正常正常正常
光角膜炎嚴重正常正常水狀
化學灼傷-重度正常或正常正常水狀
眼瞼板前
蜂窩組織炎
輕度,不隨眼球轉動痛正常正常正常

眼眶

蜂窩性組織炎

眼球轉動痛

正常/後期正常可能
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嚴重

微大

光反射差

水狀


重點說明

結膜下出血:通常跟valsava 、高血壓有關,或是自發性,兩週內消散,如反覆出現,應檢查凝血功能。

光角膜炎:常在半夜被痛醒

化學灼傷:需沖1-2公升生理食鹽水直至pH值呈中性

蜂窩性組織炎:大多從鼻竇炎而來,需會診眼科,如出現發燒、頭痛、第三四六對腦神經麻痺,應考慮海綿竇栓塞(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

 

眼外傷

1. 眼球破裂若懷疑眼球破裂(如前房扁塌或明顯外傷痕跡),應立即停止眼壓測量,覆蓋眼罩避免進一步損傷,給予廣效抗生素與破傷風疫苗,並會診眼科。

2. 眼眶腔室症候群:眼眶血腫需區分眼瞼板前(preseptal)及眼球後(retrobulbar)出血,前者看起來嚴重但不太影響視力,後者可能引起眼眶腔室症候群,無顯影劑的眼眶電腦斷層可輔助診斷,若眼壓>40毫米汞柱,需進行緊急外眥切開術。

3. 眼眶骨折:顏面骨折常伴隨眼眶骨折,也就是blow-out fracture,可能往上看或往外看受限,臉部電腦斷層可輔助診斷。

 

腦神經麻痺

第三對:會眼瞼下垂,眼球往外往下,如合併同側瞳孔擴大,必須懷疑後交通支血管瘤(p-com aneurysm),而起因於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第三對腦神經麻痺,通常不影響瞳孔。在急診需做影像檢查排除顱內病灶

第四對:神經最細最長,可能因外力受損,麻痺病人可能頭歪向健側以看清楚。

第六對:和顱內壓上升有關,需排除顱內病灶。

 

結語

        急診醫師在面對眼科急症時,需快速辨別高危病因並採取有效處置。熟悉鑑別流程,結合適當的輔助檢查與跨科合作,可有效降低患者失明風險,並提升整體急診醫療品質。

 



 

參考文獻

1. Kang EYC, Tai WC, Lin JY, et al.Eye-related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with ophthalmology consultation inTaiwan: visual acuity as an indicator of ocular emergency. Sci Rep 2020;10:982.

2. Kilduff C, Lois C. Red eyes and red-flags:improving ophthalmic assessment and referral in primary care. BMJ Qual ImprovRep 2016;5(1):u211608.w4680.

3. Ogun O. Red flags in neuro-ophthalmology. Community Eye Health 2016;29(96):64-65.

4. Torres A, Bengiamin D.The red eye: a diagnostic a tool to assist the emergency physician. Ann Emerg Med 2022;82(4):S89.

5. Timlin H, Butler L, Wright M. The accuracy of the Edinburgh Red Eye Diagnostic Algorithm. Eye (Lond)2015;29(5):619-24.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