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六期
刊登日期:2022/12/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6) : e2022050612回上頁

急診遠距醫療 (emergency telemedicine)

陳維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台灣遠距健康策進會


        遠程(tele)有距離的含意。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是指醫師利用通訊技術,診療遠距離病患之一種醫療服務模式。遠距醫療、行動醫療(mobile health, mHealth)遠距照護(telehealth telecare)、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 eHealth)等名稱,以其運用範圍大小,各有其不同定義1。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的歷史軌跡,無疑地跟隨在通訊與傳輸技術發展之後。COVID-19疫情全球大爆發,是觸發遠距照護大量運用,與迫使法規能與時俱進的轉捩點。未來,科技必然持續發展,無可避免地,遠距醫療之運用將更加普及與廣泛。結合穿戴式、居家式生理監測儀器、微型化定點照護檢驗(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人工智能使用、健康危害早期預警系統建立等等,將逐步實現居家住院(hospital at home)的照護模式。


        遠距醫療之優點,包括零接觸、省時、省錢、方便、多元、及時減碳等。實際上,醫療照護系統約造成全球15%的環境衝擊,部分國家甚至高達5%以上。利用遠距醫療模式,每少一公里開車旅程,可降低約10g以上之二氧化碳排放(CO2 emission)2。遠距醫療之缺點,包括無法進行準確理學檢查、無法進行檢驗、取藥困難、診療品質受傳輸與通訊設備之干擾、資訊安全風險提高等等。遠距醫療面臨之障礙,包括法規限制、給付政策不明、數位落差、診療風險等32018年世界醫師會遠距醫療倫理聲明中提到,「遠距醫療用於因路程、 失能、工作、家庭因素(包括須照顧他人)、醫療費用和醫師看診時間有限等障礙而無法及時找到合適醫師的病人。」 醫師和病人之間面對面的諮詢,是臨床照護不變的黃金標準。」4未來遠距醫療不論如何發展,最終仍須定錨在「以病人最佳利益為考量」及「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醫療價值上。


        急診醫學的精神是「任何人(anyone)、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病症(anything)」,有緊急醫療需求時,都能得到適切的照護。」遠距醫療進一步讓「任何地點(anywhere),成為急診醫學可被實踐的另一個理想。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已是每個人貼身攜帶的物品時,解決非危急緊急醫療需求的啟動點,將從猶豫是否須撥打119或至醫療機構就醫,轉變成先進行遠距諮詢,再依所徵詢之意見決定後續動向。美國急診醫學會(ACEP)對急診遠距照護(emergency telehealth )的定義是「遠距離照護急性疾病、損傷和慢性病急性加重者之初步評估、診斷、治療,同時可進行預防、照護協調、動向安排及受公共衛生衝擊時之任何需要的及時照護,且不論先前是否已有建立醫病關係。」5急診醫師具有獨特的資格,可透過遠距醫療,提供不同狀況和嚴重程度之急性醫療服務,且不論是計劃內或計劃外。使用遠距照護(emergency telehealth )而非遠距醫療,極具遠見地將急診醫師執業領域擴大。而不限定複診病人,則將急診醫師服務特性轉化為無法取代之優勢。表1Sikka(2021)整理急診遠距照護之運用6,其適用範圍已打破過去急診醫師僅處理急診室病人的限制。




        個人觀點是要建置一個完整遠距照護系統(telecare system),須緊密聯結五個關鍵因素(見圖1),包括(1)穿戴或進身監測儀器,扮演周邊感覺神經功能,感應病人各式變化;(2)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扮演神經纖維功能,分析、啟動及傳輸有危害健康之虞的訊號;(3)平台,扮演脊椎神經功能,收集各種不同訊號,並做初級反應及資訊傳達中心;(4)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扮演大腦功能,進行深度分析與啟動次級反應之決策;(5)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扮演運動神經功能,協助處理病人。這5個環節須串聯在一起,方可成功落實一個理想的遠距照護系統。每個環節都十分重要,但醫事人員(含醫師)因須承擔最終照護責任,因此整個遠距照護的主要價值,應歸給醫事人員。




        未來遠距醫療(照護)必然成為常規照護模式之一。急診醫師目前扮演醫院守門員與病人代言人角色的功能,在虛擬醫院逐步實現時,相信將依然如此。急診醫師以其橫向專科訓練,及超強應變、整合與協調能力之優勢,將突破困守醫院之籓籬,成為各式遠距醫療照護之管理者及領導者。遠距醫療的知識與技能,應成為急診專科訓練核心能力之一傳統急診醫師駐守急診室等待求醫病人,未來急診醫師利用科技幫助各種病人!




參考文獻

1. Tuckson RV, Edmunds M, Hodgkins ML.Telehealth.N Engl J Med 2017;377(16):1585-1592.

2. Lenzen M, Malik A, Li A, et al. The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health care: a global assessment. Lancet PlanetHealth 2020; 4: e271–79.

3. Kruse CS, Karem P, K Shifflett K, et al.Evaluating barriers to adopting telemedicine worldwide: A systematic review. J Telemed Telecare. 2018 Jan; 24(1): 4–12.

4. 全聯會國際事務工作小組.世界醫師會遠距醫療倫理聲明. 台灣醫界2019;62(12):40-41.

5. ACEP. Emergency Medicine Telehealth - POLICYSTATE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acep.org/globalassets/new-pdfs/policy-statements/emergency-medicine-telehealth.pdf

6. Sikka N, Gross H, Joshi AU, et al. Defining emergency telehealth.Telemed Telecare. 2021;27(8):527-530.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