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四卷第二期
刊登日期:2021/04/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4(2) : e2021040208回上頁

災難時急診的持續運作

周維國1,2  
1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
2台灣緊急應變管理協會

為什麼急診要持續運作?

當有災難發生時,不論是社區上的衝擊,或是醫院的災損,急診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像是地震後院外大量傷患湧入,或是當醫院病房發生火災、將病患疏散到急診照護。但是急診是否也可能受到災難的衝擊而導致運作上的困難?其實災難衝擊急診的運作,或是發生在急診的緊急事件,也時有所聞,例如淹水、火災、停電、網路中斷…等,甚至是疫災時員工感染導致急診人力短缺。

急診作為醫院的重要單位,負擔重要的病患照護與急救工作,很多工作一旦中斷,可能引起很大的問題,例如重症病患的氧氣或升壓劑使用,一旦中斷,病患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就死亡;或是急診如果停止收治病患,醫院的收入可能大幅度下降;又或是無法及時診治中風或心肌梗塞等疾病,可能讓病患預後變差。因此,能讓急診中某些重要功能持續運作不間斷,就是急診在面對緊急事件時很大的挑戰。

如何評估哪些是急診重要的功能呢?

急診雖然肩負許多醫院的重要功能要運作,但並非每個功能都是災難中必要的,因此,在規劃急診的持續運作時,需要通過營運衝擊分析(business impact analysis, BIA)來找出哪些是關鍵的功能。舉例來說,急診的檢傷分類、病患診斷、急救處置、後續動向安排都是很重要的功能,但是我們對於這些功能停止運作時能夠容忍的程度和時間不同,有些功能暫停數個小時影響不大,但有些可能連幾分鐘都無法停止運作,例如呼吸衰竭病患的氧氣使用。那些維持急診核心業務、最不能夠中斷的,即為關鍵功能。再根據這些關鍵功能中斷所造成的衝擊程度,排定要維持這些功能的優先順序。

然而,這些關鍵功能要能持續運作,都需要仰賴許多院內的資源,包括醫院的員工、建築物、設備、文件、資訊系統、醫藥材,例如醫護及行政人員、病歷、氧氣、呼吸器、生理監視器…等,同時也需要公共設施的支援,例如電力、自來水、電話,甚至是一些外包單位,例如被服、傳送、清潔…等。找出關鍵資源後,再進一步考慮這些資源中斷對關鍵功能的衝擊,並根據其關鍵程度,排定其優先順序。

評估後的應變策略

知道了哪些是關鍵的功能與資源後,接下來就要開始規劃如何維持這些功能與資源的應變策略,特別是那些關鍵度高的功能與資源。在規劃策略時要注意時間的因素,針對關鍵功能與資源,設定復原時間目標(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在可容忍運作中斷時間內恢復運作。舉例來說,氧氣和呼吸器的使用,可能會受到停電和氧氣中斷的影響而中斷,但是超過一定時間可能會發生病患死亡等後果,因此預設復原時間目標是3分鐘,於是相對應的策略規劃,可能就是在急診備有氧氣筒、呼吸器選用可蓄電的機種、訓練員工快速切換成用甦醒球手動給氧與換氣。

在這些策略的規劃中,當有些資源缺失時,一方面是要進行修繕,例如急診停電時工務人員進行修理,但另一方面要考慮修繕時間的長短,如果時間超過復原時間目標,就要備有替代方案,例如急救室擺放照明燈以維持急救能量(如圖)。這兩方面的工作可以併行。另外,當急診原有空間受到災害影響而無法持續運作,例如淹水或是火災使而無法使用,要考慮移到替代場地,例如醫院大廳或院外空地。在規劃替代運作場地時,要注意距離災害影響範圍夠遠,以免再次被波及,例如考慮急診因淹水而無法運作時,替代場所的選擇就要找水淹不到的地方;另外也要注意這個地點是否有足夠的設施以供持續運作,像是規劃以室外草地作為替代場所,就需要連帶規劃如何接電、供給氧氣、遮風避雨、以及草地能否推床;如何將維持急診運作的關鍵資源轉移到替代場所的方法,也是在規劃時需要注意的,例如怎麼把呼吸器、電腦、印表機、病歷、醫藥材搬到替代場所,或是照顧病患的急診人力如何到達這個場所。

圖 急救室停電時(左圖),擺放臨時照明設備(右圖)使其得以持續運作


利用測試與演習持續更新

上述的分析與規劃,稱為營運持續規劃(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BCP)。但是只有分析與規劃還是不夠,還需要靠練習讓員工熟悉應變程序,也需要通過演習來測試規劃上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特別是演習中需要測量應變所花費的時間是否在復原時間目標之內,如果沒有,表示可能需要重新調整應變策略上的規劃,以減少無法持續運作造成的損失。此外,隨著急診設施、空間、設備、人力…等的變動,像是急診空間擴建、更新資訊系統、購買新的醫療儀器,維持關鍵功能的資源也會不同,這時就需要持續更新營運持續規劃,才能讓急診能在災害發生時,發揮最大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Geelen-Baass BN, Johnstone JM. Building resiliency: ensuring business continuity is on the health care agenda. Aust Health Rev. 2008 Feb;32(1):161-73.
2. Sasaki H, Maruya H, Abe Y, Fujita M, Furukawa H, Fuda M, Kamei T, Yaegashi N, Tominaga T, Egawa S. Scoping Review of Hospital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s to Validate the Improvement after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Tohoku J Exp Med. 2020 Jul;251(3):147-159.
3. Yale 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Guide to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for Clinical Practices. Retrieved March 22, 2021.
4. California Hospital Association. Emergency Department Template LAC. Retrieved March 22, 2021.
5.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Continuity Guidance Circular February 2018. Retrieved March 22, 2021.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