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六期 急診急性腎盂腎炎的診斷及轉歸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部 發燒是急診常見的來診原因,泌尿道感染是其中常見的診斷,對於女性而言,會發燒的泌尿道感染診斷為腎盂腎炎,而男性還包含攝護腺炎。急診診斷腎盂腎炎多只是臨床診斷,當病人有腰痛、發燒,合併尿液檢查有膿尿(pyuria)菌尿(bacteriuria)時,常就診斷為腎盂腎炎。雖然泌尿道感染的確定診斷檢驗是尿液培養有≥105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mL,在有症狀的狀態下> 103cfu/mL仍有意義,然而在急診的時候,尿液培養多半還沒有結果。腎盂腎炎典型症狀合併系統性炎反應 (如發燒、發冷及惓怠)及膀胱發炎症狀(如頻尿、尿急及解尿困難疼痛),然而並沒有診斷標準的共識,一篇英國的研究指出急診診斷的61%的腎盂腎炎及74%的尿路敗血症(Urosepsis)並未符合臨床及微生物學證據標準。腎盂腎炎5到20%的病人沒有膀胱發炎症狀,而有的病人沒有發燒。臨床表現和疾病嚴重度的差異極大,從輕微腰痛並低燒或沒有發燒到敗血性休克。雖然電腦斷層及超音波在急性腎盂腎炎的病人可能有一些典型的發現可以幫助確定診斷,但沒有這些發現並無法排除腎盂腎炎的診斷,所以並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進行影像檢查。文獻建議一開始要進行影像檢查的情形有: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急性腎損傷(AKI);已知或懷疑尿路結石;尿液 pH >7,或治療24~48小時後症狀沒改善或惡化,影像主要目的要辨認是否有阻塞、膿瘍、壞死或產氣性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治療的主要三個部份是支持治療、抗生素及病源控制(source control)。支持治療主要是輸液及症狀治療,由於腎盂腎炎常有噁心、嘔吐及發燒症狀,可能有體液不足情形。而影像檢查結果會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引流或手術等病源控制處置,在前一段提到部份病人需考慮進行影像檢查。在年輕女性,E. coli佔90%以上的感染,年老、男性、有導管及尿路異常病人會有較多其他菌種感染,但E. coli仍佔多數,如果抗藥性比率小於10%的話,可考慮fluoroquinolone做為經驗性治療,其餘依病人情形有penicillins類、cephalosporins、carbapenems類選擇,或加上aminoglycosides類藥物治療。 和肺炎不同,急性腎盂腎炎並無通行的臨床的入院評估規則,Brit Long(2018)的一篇評論性文章建議以下的住院適應症: ◆ 嚴重噁心嘔吐無法口服 ◆ 血行動力學不穩定 ◆ 泌尿道阻塞或併發症 ◆ 門診治療失敗 ◆ 社會支持不良,無法門診追縱及拿藥 ◆ 可能有抗藥菌種感染 ◆ 懷孕有腎盂腎炎 而另外NEJM在2018的一篇評論性文章建議以下的住院適應症: ◆ 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 ◆ 臨床脆弱 ◆ 免疫不全 ◆ 嚴重共病症 ◆ 不好的心理及社會環境 ◆ 沒有合適的口服抗生素選擇 綜合起來是一種概念,有敗血症嚴重的、有許多慢性病共病症的、泌尿道阻塞或併發症、懷孕的、不良的出院照顧支持系統及無法口服的都要住院。這並不像肺炎是有分數計算的。然而NEJM建議有部份病人沒有以上情形,但有以下情形時,可以在急診留觀治療一小段時間再決定是否住院: ◆ 臨床顯著體液不足 ◆ 中等病情 ◆ 噁心或嘔吐 在適當治療下,病情常改善很快,之前的一篇研究,90位無懷孕女性臨床診斷腎盂腎炎的病人,在排除29位嚴重病情及有共病症者直接安排入院,及17位沒有尿液培養或尿液培養陰性病人,其餘44位病人在急診留觀治療接受2次間隔12小時的靜脈抗生素(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注射,之後如果穩定改善則出院,結果其中43位病人順利出院之後以口服抗生素治療。 雖然腎盂腎炎常安排住院治療,但在穩定沒有共病症的病人,可接受追縱返診者,出院以口服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差。而這些沒有太多共病症的病人一開始如安排住院,如果沒有病床而在急診治療一到兩天以上,症狀有明顯改善者,改為口服藥物回家也證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3. Shallcross LJ, Rockenschaub P, McNulty D, Freemantle N, Hayward A, Gill MJ. Diagnostic uncertainty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cohort study from a UK hospital. BMC Emerg Med 2020;20(1):40. 4. Treatment of pyelonephritis in an observation unit. Ann Emerg Med 1991;20(3):2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