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五期
刊登日期:2020/10/26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5) : e2020030508回上頁

當急診工作讓你越來越累:淺談醫師倦怠

蔡依  
童綜合醫院 急診醫學部

在一般人看來,急診工作是很令人興奮的,而且急診醫師只要一下班就可以將工作完全拋在腦後,什麼都不用管。但是他們上班時要面對各種無法預期的壓力,這種難以控制的感覺可能會讓人慢慢感到枯竭,越來越提不起勁。

急診醫師的大部份作為都要受他人檢視,總會有些難搞的病人和家屬,難以溝通的照會醫師,不友善的電腦系統,再加上真正需要緊急救治的急診病人…呼!真讓人疲憊!根據JAMA Internal Medicine最近的研究,美國約有65%的急診醫師有倦怠現象,在所有專科中名列前茅。台灣近年的研究也顯示了相同的結果。倦怠在醫師族群中十分普遍,而且相較於其他行業,醫師的倦怠比例也是比較高的。


在急診生涯的各個階段都可能會發生

倦怠可以發生在任何人或任何時間,但在執業中年時期(住院醫師訓練之後的十到二十年)是倦怠出現的高峰期。過了二十年之後,急診醫師倦怠的比例仍然比執業早期高,但是會比執業中年時期要低。也許急診這種高壓力的工作自然會篩選出最適合它的人,不過有些人格特質的研究發現,急診醫師並沒有某種特定人格特質傾向,雖然這不表示各種人格特質都同樣適合做急診,不過有許多人都克服了先天的性格弱點並漸漸適應,成為稱職的急診醫師。


辨識倦怠

倦怠的發生可能是很隱微的,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也因為如此,當急診醫師發現自己有倦怠現象時可能情況已經很嚴重了。根本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醫學教育總是要求醫師的自主性,醫師總是要正確無私,並且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這一些歷史淵源使得醫師很少懂得如何照顧他們自己。

倦怠的症狀包括:

◆ 疲倦,即使是睡眠充足的時候

 對工作不滿意

 健忘

 傷心難過

 焦躁易怒

 身體的不適增加

 工作表現不佳

 無法專心

 避免人際互動

 對工作感到無聊

 害怕值急診班

 對社交活動的參與減少

 感覺工作沒有未來


如何預防與發現倦怠

要減少醫師陷入倦怠的陷阱,預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除了持續保持警覺,還有一些培養自我照顧和韌性的方法:

找出快樂的來源(個人的和專業上的)

 把快樂的來源放入你的日常生活

 投入某種形式的靈性生活(不一定要是宗教)

 培養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連結

 保護你的下班時間

 找出時間完全休息和讓自己平靜

 規律運動(可以增加身體活動和心跳速率的運動特別有淨化作用)

 對於額外的要求或值班,你可以拒絕。

 當你說「好」的時候,確定你是真的願意並且不勉強自己。

 設立你的個人界線

 當你覺得勉強時,學著將任務委派給別人。

 找出一個與你在工作與家庭方面擁有相同觀念的人生導師。

 找出一個想要模仿或追趕上的對象,在自己遭遇困難時想想看那個人會怎麼做。


就像TheHappyMD.com建議的,想像自己有個虛擬的能量銀行,其中有身體能量、情緒能量和精神能量。每一種能量都需要重新充電以保持盈餘,這樣才能避免倦怠。這個網站有些影片說明這些理論,也有一些小方法可以參考,例如可以減低工作壓力的呼吸法。


預防倦怠對你的健康和急診的健康都很重要

對於急診社群來說,意識到倦怠的存在是很重要的,就跟推廣自我照顧和韌性一樣。一個好醫生有可能因為對倦怠缺乏警覺,不停地壓榨自己的專業與私人生活一直到離婚、犯下醫療錯誤,或任何可能毀掉他們人生的事件出現為止。急診無法再忍受因為這樣失去夥伴,因為這是可以避免的。

關鍵在於找出自己最在意的點,並且想出一些策略去達到這個點,儘量達到工作生活的平衡。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能適用於所有人的。就像急診醫師中有各種人格類型,能夠預防倦怠的方法也會有無限多種,而重點就是要體認到我們全都是倦怠的高風險群,不要鐵齒,一直做一樣的事是不可能得到不一樣的結果的。


參考文獻

1. Rosanna Sikora, Laura McPeake, Arlene Chung:Happiness and resilience in the life of an emergency physician. In:Rita A. Manfredi, Julia M. Huber. Being Well in Emergency Medicine:ACEP’s Guide to Investing in Yourself.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2017; 8-13.
2. Tsai YL, Tung YC, Cheng Y. Surveys of Burnout Among Physicians in Taiwan. J Acute Med 2018;8(3):86-9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