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三期 治療關節脫位|Treat joint dislocation
前言 關節脫位(joint dislocation),分為非創傷性和創傷性。非創傷性脫位通常是因關節韌帶先天發育不良所致;創傷性脫位則大多是外力造成關節囊和附近重要韌帶的斷裂。依脫位方向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以「前脫位」最為常見。關節脫位若治療不當,不但造成關節沾粘僵硬,甚至影響關節的穩定性。而關節韌帶的受傷甚或斷裂,往往難以癒合、恢復原本功能,後續需進行重建手術或復健。因此治療關節脫位通常比治療骨折更費心。關節脫位的治療方式包括復位、手術、固定、復健、藥物治療、冰敷和熱敷。臨床上,依據關節脫位嚴重程度併用不同治療方式。以下一一介紹。 治療方式 (一) 復位(Reduction) 醫師考慮使用徒手方式協助骨頭回復到原本的位置。此外,根據臨床腫脹、疼痛、術式方式考慮事先使用局部或針劑藥物鎮靜止痛。 1. 肩鎖關節(Shoulder dislocation.)脫位 (1) 占所有關節脫位一半以上,以前脫位(Anterior dislocation)為主。 (2) Scapular manipulation: 一人從肩胛骨下緣往脊椎推、另一人提供垂直軀幹的拉力。 (3) External rotation technique: 患者躺平、手臂內收(adducted)、手肘彎曲(flexed),一手握手肘一手抓手腕往外旋轉(external rotated) 2. 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脫位 (1) Syringe technique: 使病患口咬5ml或10ml注射筒(syringe)並使注射筒前後來回滾動 (2) Traditional technique 3. 橈骨頭(Radial head)脫位 (1) Hyperpronation technique (2) Supination: flexion technique 4. 膝(Knee)脫位 (1) 通常受傷機轉為高能量外傷,常合併韌帶或血管損傷。 (2) 須立即復位,但Posterolateral dislocation無法閉鎖性復位(closed reduction)。 (3) 一人固定大腿,一人固定腳踝往遠端拉,若無法復位則再施以脫位反方向的力量。 5. 髕骨(Patella)脫位:以外脫位(Lateral dislocation)為主 6. 踝關節(Ankle)脫位 (1) 多合併骨折,用復位過渡至骨科治療。 (2) 後脫位。 (3) 前脫位。 7. 髖關節(hip)脫位:後脫位佔90%,常合併髖臼(Acetabulum)骨折。 (Allis Maneuver) (二) 手術 surgery 若復位失敗/反覆關節脫位/無法復位或合併血管、神經、骨折時考慮的治療方式。 (三) 固定 immobilization 骨頭成功復位後,視情況考慮使用夾板、懸吊等方式固定患部幾週,固定時間長短決定於不同關節以及不同血管、神經、軟組織的損傷程度。 (四) 復健 rehabilitation 移除夾板或懸吊固定後,以復健的方式回復關節相關的肌肉力量以及關節活動角度。 (五) 藥物治療:以止痛藥物為主。 (六) 冰、熱敷 關節脫位前兩天時,每小時冰敷15-20分鐘以降低發炎以及疼痛;第三天後則改成熱敷以降低肌肉痠痛。 結語 關節脫位,經過詳細評估後,通常根據患者狀況,決定是否先給藥物止痛,爾後進行復位或手術治療,以及後續的固定、復健或冰敷熱敷。然而,不同部位的關節脫位往往合併程度不一的骨折、韌帶、神經或血管損傷,輕可徒手復位,嚴重則需開刀治療。治療不當將影響關節的穩定性,難以恢復原本的功能。因此評估病情必須更加謹慎,以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3. Moore BR, Bothner J. Radial head subluxation (nursemaid's elb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