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七卷第六期
刊登日期:2024/12/31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7(6) : e2024070601回上頁

急性尋麻疹的定義和診斷

盧思杰 、 陳彥妤 、李偉崙 

高雄長庚醫院


文章出處:Cho, Y.T., et al., Taiwanese dermatological association consensus for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A 2021 update. J Formos Med Assoc, 2022. 121(7): p. 1191-1203. 


蕁麻疹的定義

        蕁麻疹的特徵是突然出現的風疹塊(wheal)(也稱為hives)、血管性水腫或同時兩者。典型風疹塊通常具備以下三個特徵:(1) 初期表現為大小不一的腫脹,周圍伴有反射性紅斑但無表皮層變化;(2) 發癢感,有時為刺痛感或灼熱感;(3) 暫時性,皮膚通常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外觀。血管性水腫的特徵包括:(1) 突然出現在真皮下層和皮下組織的明顯紅腫或膚色腫脹,也常涉及黏膜下層;(2) 在一些情況下,主要感覺為疼痛而非癢感。血管性水腫的消退速度比風疹塊還慢,可長達72小時。


蕁麻疹的分類依照其頻率、持續時間和原因

        根據持續時間,蕁麻疹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定義為風疹塊、血管性水腫或兩者自發性的出現持續小於等於6週,而慢性蕁麻疹(Chronic urticaria, CU)則定義為風疹塊和/或血管性水腫持續超過6週(經過93%共識會議參與者的投票通過)。圖1提供了急性和慢性尋麻疹的臨床分類表,及各種慢性蕁麻疹亞型的分類,涵蓋附註提供了有關不同亞型的原因和替代名稱。


蕁麻疹分類:依發作時間(六周)區分為急性或慢性蕁麻疹。其中慢性蕁麻疹又可根據有無誘發因子分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誘發性蕁麻疹,前者定義為自發性的風疹塊或/併有血管性水腫持續長達六周,且沒有明確病因或誘發因子;後者又可根據誘發因子有以下: 水源性蕁麻疹、膽鹼性蕁麻疹、接觸性蕁麻疹、冷誘發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熱誘發蕁麻疹、人工蕁麻疹/皮膚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和震動型血管水腫。


蕁麻疹的診斷 

        蕁麻疹的診斷是根據疾病的徵兆和症狀爲主。急性和慢性蕁麻疹的區別主要於風疹塊或血管性水腫的發作和病程時間。因近年的研究發展,蕁麻疹的病因也變了更明確。但根據文獻裏的研究結果,蕁麻疹的病因在不同國家或區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可能原因包含:飲食習慣的差異、各種感染的不同盛行率、等等。


患者病史

        診斷的第一步是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尤其對於病程超過6周的患者。病史詢問的重點包含:

1. 了解疾病的特微:(1)疾病發作時間;(2)疾病發作頻率/持續時間;(3)疾病晝夜變化;(4)疾病與季節和國外旅游的關係;(5)風疹塊的形狀、大小和分布位置;(6)血管性水肿的伴隨特色;(7)患者對於疾病的主觀症狀描述,例如瘙痒和疼痛感。


2. 進行全面性的病史詢問:(1)蕁麻疹的家族史和個人史;(2)以往或目前的過敏史、感染史、內科疾病或其他可能原因;(3)心理生理和精神疾病;(4)與月經週期的關係;(5)抽煙史及習慣;(6)工作類型;(7)興趣嗜好;(8) 生活壓力(正面壓力和負面壓力);(9)接受過的治療及對治療的效果反應;(10)接受過的診斷檢查及檢查結果;(11)無汗症或少汗症病史。


可能導致風疹塊或血管性水腫的因素

        已發現若干因素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病生理有關。這些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對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和食物的偽過敏反應,以及感染(病毒、寄生蟲和細菌)。在眾多因素中,急性或慢性腸胃道感染(如幽門螺桿菌、海獸胃腺蟲)已被描述為慢性蕁麻疹的原因。以下列出獲得所有共識會議參加者認同的致病因素:(1)胃/腸問題;(2)物理因素或運動誘發;(3)藥物使用 [如NSAIDs、血管收縮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注射、疫苗、荷爾蒙、瀉藥、栓劑、耳藥水和眼藥水以及替代療法(如中藥)]、娛樂性藥物及局部麻醉;(4)食物和含酒精飲料;(5)手術植入物和手術期間發生的事件。

 

        診斷的第二步是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對於蕁麻疹患者多數情況不建議進行密集且昂貴的全身檢查來查找蕁麻疹的原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患者建議的常規診斷測試包括差異性血液計數(CBC)、D-二聚體(D-dimer)、紅血球沉降率(ESR)或C反應蛋白(CRP)。當根據患者病史懷疑特定因素時,才建議進行擴展的診斷測試。例如,對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患者,功能性自體抗體可包括抗甲狀腺自身抗體、抗核抗體(ANA)、抗FcεRI或抗IgE抗體等;對於懷疑誘發性蕁麻疹的患者,可進行診斷性激發測試(provocation tests),如藥物、食物和物理激發試驗。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