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六卷第六期
刊登日期:2023/12/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6(6) : e2023060614回上頁

遠距醫療在緊急醫療救護的發展與應用-國外文獻回顧

劉健佑、陳維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遠距醫療(telemedicine)是「使用互動式視訊及資訊通訊技術,進行包括診斷、治療及諮詢等醫療照護行為,及衛生教育與醫療資訊的傳遞。」但醫療資訊即時遠距離傳遞,卻早在1879年就開始。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後,The Lancet1879年記錄了醫師使用電話與病人溝通並傳遞醫療資訊的紀錄,文章還提到,許多患者可能更喜歡用電話與醫師溝通,而不是在醫師診間接受醫療照護[1]。不過當時,電話的使用十分昂貴,且通話品質不好,所以並不建議廣泛性使用在醫療方面。


       1905年,Willem Einthoven在實驗室紀錄了心電圖的訊號,並將這些訊號透過電話線傳送到醫院至此,遠距醫療不再侷限於聲音傳遞,也開始了圖形資訊的傳遞。1925年,Science and Invention magazine的封面展示了一位醫師透過無線電對患者進行診斷,並想像了一種可透過畫面傳遞對遠距離患者進行檢查的儀器設備。而在當時,無線電通訊已經應用在醫院的醫師向船上醫療照護提供者及患者提供醫療建議的重要工具[2]


       隨著科技進步與智慧醫療的發展,遠距醫療可應用的媒體科技越來越多樣化,運用的場域也愈來愈廣在克服地理障礙,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下,從事互動式的醫療專業顧問與諮詢,成為提升照護效率與照護持續性的重要工具。遠距醫療的特性是零接觸,過去主要是運用在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或就醫受限制等方面。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一直都是遠距醫療開發和使用的典範。在COVID-19疫情前只有約15%的醫師曾經利用遠距醫療從事醫療服務,而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遠距醫療的使用量增加36倍,應用範圍從遠距線上門診到日常照護的應用都有[3]


       緊急醫療救護(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簡稱EMS)的領域,其實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運用遠距醫療。從一開始傷病患或家屬打電話叫救護車,實際上就有遠距醫療的介入。日本東京從1987年開始聘請醫療指導醫師在勤務指揮中心24小時輪值,協助EMS的派遣及線上醫療指導。另外還成立救急相談中心,有諮詢值勤員、諮詢護士和諮詢醫師24小時輪值,讓不知道是否要叫救護車去醫院的民眾或是經由東京版民眾緊急諮詢指南判定可先進線此單位諮詢的民眾,經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需叫救護車去醫院或可自行就醫。在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21.3萬人進線諮詢,經評估後僅3.2萬人需派遣救護車。根據救急相談中心從平成19年(2007年)~令和4年(2022年)的諮詢資料,可發現雖然諮詢的案件數持續增加,但真正需要緊急救護車送醫的案件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達到降低救護車使用頻率的目的[4,5]


       在救護車送醫方面,近幾年也開始有遠距醫療介入評估的研究美國休士頓消防局為改善院前救護品質與資源之有效運用,在2014年執行了一個『緊急遠距健康諮詢先驅計畫』(Emergency Telehealth and Navigation,簡稱 ETHAN),救護人員或是高級救護技術員在救護現場直接透過通訊設備諮詢休士頓急診中心的急診醫師,評估過後若病人需要到急診就醫,就由救護車送到急診,如果病人不需立即就醫,會在當天或是隔天被轉介到合作的診所。結果有經過急診醫師事先諮詢的組別,跟對照組比較可以減少56%的急診就醫比例(18% vs. 74%, P<0.001),且可減少44分鐘的救護車使用時間(39 vs. 83, median),讓休士頓消防局每年節省約近1百萬美金之支出。此計畫執行結果,除大大降低救護車派遣之次數,亦同時證明院前線上醫療指導,將成為未來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的一部份[6]。在急性冠心症方面,AHA ACLS建議,救護車上應配備12導程心電圖,在可能發生急性冠心症的病患,儘早取得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並利用科技輔助(人工智能或通訊/視訊軟體)即時判讀院前心電圖,以辨識出STEMI的病人,這些STEMI的病人,應在到院前通知接收醫院及/或到院前啟動心導管室準備[7]。在急性腦中風方面,Mobile StrokeUnit MSU)的概念在這十年內也慢慢在世界各地推廣,目前在美國很多州和歐洲幾個國家都陸續設置MSU,其概念是救護車裡面配備電腦斷層設備,檢驗室設備,及可跟腦中風中心的醫療團隊即時聯繫的通訊設備[8,9]。當派遣中心接獲疑似腦中風患者的求救時,可派遣配備MSU的救護車到現場,若經過評估後,疑似急性腦中風的病人,便在救護車上完成電腦斷層影像檢查及血液生化檢驗,並透過遠距醫療設備聯繫腦中風中心的醫療團隊,評估是否可使用血栓溶解劑,若是符合適應症的病人,在到院前便完成血栓溶解劑的注射,再後送到腦中風中心做後續的醫療照護。


       遠距醫療有其先天的限制,至今仍無法取代正常的醫療,但是此服務可以補足因地理環境與時間的限制,無法立即得到醫療服務的傷病患,另外一種醫療上的介入,希望能夠提早啟動醫院的醫療團隊,讓傷病患不會因為後送時間過久而延遲治療,進而減少不好的預後。

 


 

參考文獻:

1.Aronson SH. The Lancet on the telephone 1876-1975. Med Hist. 1977 Jan;21(1):69-87. doi:10.1017/s0025727300037182. PMID: 320411; PMCID: PMC1081896.

2.IOM(Institute of Medicine). 2012. The role of telehealth in an evolving healthcare environment: Workshop summary.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3.Dorsey ER, Topol EJ. Telemedicine 2020 and the next decade. Lancet. 2020 Mar14;395(10227):859. doi: 10.1016/S0140-6736(20)30424-4. PMID: 32171399.

4.YamamotoA, Kuriyama A, Ikegami T. Validity of a five-level prehospital triage system inJapan: A cohort study. Am J Emerg Med. 2021 Jul;45:329-334. doi:10.1016/j.ajem.2020.08.079. Epub 2020 Aug 28. PMID: 33041143.

5.https://www.tfd.metro.tokyo.lg.jp/lfe/kyuu-adv/data/toukei.pdf

6.Langabeer JR 2nd, Gonzalez M, Alqusairi D, Champagne-Langabeer T,Jackson A, Mikhail J, Persse D. Telehealth-Enable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Program Reduces Ambulance Transport to Urban Emergency Departments. West JEmerg Med. 2016 Nov;17(6):713-720. doi: 10.5811/westjem.2016.8.30660. Epub 2016Sep 6. PMID: 27833678; PMCID: PMC5102597.

7.Al-Zaiti, S., et al.,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on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sing only the pre-hospital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Nat Commun, 2020. 11(1): p. 3966.

8.Walter S, Grunwald IQ, Helwig SA, Ragoschke-Schumm A, Kettner M, Fousse M, Lesmeister M, Fassbender K. Mobile Stroke Units - Cost-Effective or Just an Expensive Hype? Curr Atheroscler Rep. 2018 Aug 29;20(10):49. doi:10.1007/s11883-018-0751-9. PMID: 30159610.

9.Fassbender K, Lesmeister M, Merzou F. Prehospital stroke management andmobile stroke units. Curr Opin Neurol. 2023 Apr 1;36(2):140-146. doi:10.1097/WCO.0000000000001150. Epub 2023 Feb 15. PMID: 36794965; PMCID:PMC999484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