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六卷第四期
刊登日期:2023/08/31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6(4) : e2023060408回上頁

How I do it: 如何在急診開始第一隻PICC ?

王鎮珄、范閎皓、陳國智 翁健瑞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急診醫學科

中文關鍵字:重點式照護超音波、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Keywords: Point-of-care ultrasound, Peripheral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


    中心靜脈通路在急診長久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在需要施打刺激性藥物(Irritants)和高滲透壓藥物(Vesicants)外,困難周邊靜脈通路的病患也是建立中心靜脈通路的適應症之一,若可以在急診選擇最適合病患的中心靜脈通路,不但減少重新放置管路的風險,也能提升後續照護的品質。


    長久以來急診選擇的中心靜脈通路都是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catheter, CVC),穿刺部位的選擇因為導管感染風險,以鎖骨下靜脈、內頸靜脈優於股靜脈,放置的天數根據不同醫院感控有所不同,但通常不建議超過十四天。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穿刺部位於上肢靜脈,比起鼠蹊部和頸部更易保持清潔,除了導管感染的風險較 CVC [1],放置的天數更可以長達六個月,病人可以免於導管到期須重新穿刺帶來的不適與穿刺風險,在移除導管時,上肢穿刺處的壓迫止血比起其他部位也更容易。


    從病患角度來看,穿刺於上臂的 PICC 可以遮蓋於袖子內,相較於內頸靜脈導管,在美觀和舒適度上都可以為病患帶來更好的感受。


    除了感控與美觀外,對急診醫師來說 PICC 還有一個比較少被提及的優點,那就是許多廠牌的PICC pressureinjectable,也就是可以透過 PICC 來完成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檢查。


    PICC 在臨床上仍是有他的限制,首先便是放置的難度較 CVC 高,PICC 必須在超音波導引下穿刺,且放置的步驟較CVC 繁複。第二是因為PICC 穿刺的靜脈直徑較小,產生靜脈栓塞的風險較中心靜脈導管高。第三是在慢性腎病的病患,美國腎臟醫學會建議保存雙側上肢的靜脈,爲未來可能需要建立洗腎動靜脈廔管做準備,所以不建議在慢性腎病第三期以上的病人身上放置 PICC[2]


    在學習放置PICC 前,筆者已有約三年使用即時超音波導引放置 CVC 的經驗,在急診室也常備有無菌的超音波導引保護套。因為上臂靜脈皆為淺層靜脈,正常身型病患使用 Linear probe 從肘窩開始向近端掃描,以超音波下可見跳動的肱動脈(Brachial artery)為標的,並行並可壓扁的便是肱靜脈(Brachial vein),往內側不遠處可見貴要靜脈(Basilic vein),往手臂外側淺層掃描可見頭靜脈(Cephalic vien)走行於筋膜與表皮之間(影片12)。超音波導引技巧選擇In-plane Out-of-plane 都可以,因為上臂靜脈通常較細約 3-5mm,故筆者較習慣使用 Out-of-plane 技巧進行穿刺,掃描上先找出靜脈的走向(可能不平行於手臂),探頭與靜脈夾角90度後以較小的角度入針,慢慢於皮下潛行搭配超音波掃描直至針頭進入靜脈中,較可以減少 Dual-wall puncture 帶來的傷害。


    在三條上臂靜脈中,筆者的首選是 Basilic vein (1),因為周邊並無伴行的神經動脈,而且管徑是三條中最大的,具有最低的靜脈栓塞風險,是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的標的。第二選擇為 Brachial vein,因其管徑僅略小於 Basilic vein,但旁邊伴行的正中神經(Median nerve)需要小心辨識,以避免導致神經損傷。最後選擇才是 Cephalic vein,因其管徑最小,有三條之中最高的栓塞風險,另外有些病患 Cephalic vein 進入腋靜脈(Axillaryvein)角度較大,最後在放置導管時有可能遇到非預期的阻力。


    初期在學習放置PICC 時最常遇到的困難是靜脈穿刺若沒有熟悉In-plane Out-of-plane 超音波導引穿刺的技巧在探頭下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另外是超音波探頭下已經看到針頭進入血管內,但是反抽卻沒有回血,這是因為 PICC 的穿刺針僅有21G,相較CVC 的穿刺針18G,更容易被血塊或軟組織給填塞,另外上臂靜脈較細,若反抽力道太大也可能導致靜脈塌陷,除了不會回血外,更可能導致針尖滑出血管外,遇到此種情況可以先送 Guidewire 再用超音波確認有沒有順利進入血管內,並不一定要以回血為唯一確認方式。另外若病患靜脈非常細小,穿刺上有困難,也可以請助手在近端打上 Tournique,除了可以讓靜脈漲大之外,靜脈壓上升也可以減少針尖穿刺時靜脈前壁凹陷導致 dual-wall puncture 的風險,但穿刺完成後務必請助手鬆開Tournique,否則Guidewire 無法順利送至右心。


    除了PICC 外,一樣從上臂靜脈進入但管長較短的Midline 導管也即將引進台灣,適合困難靜脈通路但不需要中心靜脈通路的病患,放置時間最長可達14天,可以避免這類病患接受中心靜脈導管放置所帶來的動脈穿刺、氣胸、感染風險,期望未來納入健保後,可以為急診提供更好的靜脈通路選擇。


1上臂中段內側橫向掃描,可見肱動脈和肱靜脈,以及內側的貴要靜脈(basilic vein)


影片說明

https://youtu.be/cJ7bSwyRY7Q

影片1:上臂中段內側橫向掃描用肱動脈來(BA, brachial artery)定位伴行的是肱靜脈(BV,brachial vein)和正中神經(MN,median nerve)。內側可見貴要靜脈(BasV, Basilic vein)

 

https://youtu.be/QZXWPi_pk7Y

影片2:以肱動脈和肱靜脈為定位往外掃描,可見表淺處的頭靜脈,如影片中箭頭所指路徑和最後停留指示的頭靜脈。




參考資料:

1. Böll, Boris, et 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in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2020updated guidelines on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Working Party (AGIHO) of the Germ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d Medical Oncology (DGHO)." Annals of hematology 100 (2021): 239-259.

2.  Hoggard,Jeffrey, et al. "Guidelines for venous acces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Diagnosticand Interventional Nephrology 1 Clinical Practice Committee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Vascular Access 2." Seminars in dialysis. Vol. 21. No. 2. Oxford, 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8.

回上頁